科室宣教
科室宣教
【中医单病种——心水病】心水病中医特色治疗护理?

作者:心血管内科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/9/13 14:23:38

中医特色治疗护理:

(一)药物治疗

1.内服中药

1)根据医师诊疗要求,辨证施护指导中药汤剂及中成药服用方法,汤剂宜浓煎,每剂100ml分上下午服用。服药期间不宜进食辛辣刺激之品,以免影响药效。红参、西洋参宜另煎,宜上午服用。

2)中成药适用于慢性稳定期患者,宜饭后半小时服用,以减少胃粘膜的刺激,服药期间根据治疗药物服用注意事项、禁忌,做好饮食调整。

3)内服中药

2.注射给药

1)根据医嘱辨证选择适宜中药输注的静脉。用药前询问患者过敏史。

2)输液过程加强巡视,严格遵医嘱控制液体的入量及输入速度。

3)执行药物注射给药

(二)特色技术 

1.中药泡洗(中药浴足

1)适宜心衰病稳定期

2)方药遵医嘱执行。如气虚、血瘀者可选用:红花、银花、当归、玄参、泽泻、生甘草等。阳虚、水停者可选用经验方(足疗老中医袁海波)桂枝、鸡血藤、凤仙草、食盐、芒硝等。

2.耳穴贴压(耳穴埋豆)

1)遵医嘱耳穴贴压(耳穴埋豆)

心水病(心肺气虚、血瘀饮停):主穴:心、口、小肠、神门、三焦。配穴:肺

心水病(气阴亏虚、心血淤阻):主穴:心、口、小肠、神门、三焦。配穴:肾、皮质下

心水病(肾精亏虚、阴阳两虚):主穴:心、口、小肠、神门、三焦。配穴:肾、膀胱

心水病(阳气亏虚、血瘀水停):主穴:心、口、小肠、神门、三焦。配穴:肺、输尿管

心水病(痰浊壅肺):主穴:心、口、小肠、神门、三焦。配穴:肺、肾

心水病(阳虚喘脱):主穴:心、口、小肠、神门、三焦。配穴:肺、支气管

心水病(阳虚水泛):主穴:心、口、小肠、神门、三焦。配穴:肺、枕、皮质下

3.灸法

1)遵医嘱取穴,随症配穴。如:心俞、足三里、肺俞、百会、内关、肾俞、三焦俞、关元等。

4.穴位贴敷

1)适宜心衰病稳定期。

2)遵医嘱准确选定穴位,按药方将研末好药物用食醋调成糊状,贴敷于选定穴位,每日1次,每次46小时。

3)穴位和药物组方按医嘱执行。

5.中药热奄包心俞穴行中药封包及药熨法行气活血、温通经脉

6.中医特色锻炼

1)太极拳:每天1次,每次20分钟。可改善不良心理状态,疏通经络气血,具有保精、养气和存神的作用。

2)根据患者个体差异,可按医嘱进行“三伏贴”、“三九贴”疗法,减少慢性心力衰竭复发率。指导患者在贴敷后注意:

①局部避免挤压。

②贴药后皮肤产生的轻度灼热感为正常现象。

③无特别治疗要求者,可在34小时后可将药物自行除去,切忌贴药时间过长。

④贴药当日禁食生冷寒凉辛辣之物,忌食海鲜、鹅、鸭等。并用温水洗澡。

⑤此疗法对皮肤有较强烈的刺激,孕妇、年老体弱、皮肤过敏者慎用。


热点新闻